摘要:作为负责任的经济大国,肩负着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一直以来积极推动区域性协定落地,世界范围内的数字经济发展中区域性的合作趋势逐渐明晰。 ...
资本无序扩张的重大风险。
要发挥三次分配对于改善分配结构的补充作用,但主要通过自愿慈善捐款方式进行,反对任何形式的逼捐诱捐。我们不能搞绝对平均吃大锅饭,也不能养懒汉、搞福利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 高培勇 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历史进程中,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对于准确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只有也只能在坚持发展中加以实现,离开了发展或脱离了富裕这个基础,就谈不到共同富裕。富裕需要把蛋糕做大,共同则要求把蛋糕分好,两者是辩证关系。第五,促进共同富裕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只讲效率不讲公平,造成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不符合共同富裕原则,也背离社会主义初衷。第三,促进共同富裕要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进行。2022年1月31日至3月4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由35131.86下降至33614.80,下跌了4.3%。
2月24日爆发的俄乌军事冲突成为超出大多数投资者预期的黑天鹅事件,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同期内,美元指数由96.54上升至98.65,升值了2.2%。对我国经济而言,俄乌冲突加剧也会带来新的外部压力。如前所述,当前俄乌冲突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最大冲击就是可能再度激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新一轮上涨。
第三,估值很高的美国股市的波动性将会显著上升。此外,近期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调整,我国股市也面临北上资金撤出的压力,并跟随全球资本市场共同震荡。
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由14239.88下降至13313.44,下跌了6.5%。2022年1月31日至3月4日,卢布兑美元汇率与卢布兑欧元汇率分别贬值了36.0%与34.5%。第二,受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影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会显著上行。一般而言,诸如战争之类的意外事件爆发,通常会导致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上升,从而导致避险资产(例如黄金、美元与美债)价格上涨,风险资产(例如股票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
俄乌冲突可能再度激发大宗商品价格的新一轮上涨,而其演进态势将决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其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会给大宗商品进口国造成输入性通胀压力,使得全球经济再度面临严峻的滞涨风险。第五,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全年的快速攀升态势或告一段落,将呈现双向盘整甚至温和回落态势。但考虑到俄罗斯与乌克兰均为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国,俄乌冲突的结果将会显著冲击全球重要大宗商品的供应链,从而也会造成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而其演进态势将决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2022年2月22日至2月25日,以美元计价的俄罗斯RTS指数就下跌了23.6%,以俄罗斯卢布计价的俄罗斯MOEX指数也下跌了20.0%。
如果冲突在短期内结束,那么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就可能是短暂的扰动。进入专题: 俄乌冲突 金融市场 。
另一方面,如果新一轮通胀从上游传递至中下游,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过快上升,会压缩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则由1.79%微降至1.74%。与此同时,俄罗斯卢布汇率也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同期内,美国大宗商品研究局(CRB)现货总指数、金属指数、食物指数、脂类和油类指数分别上涨了6.9%、6.4%、12.7%与9.6%。第四,美元指数将在较高水平上双向盘整。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国,新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会造成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进口成本上升、贸易顺差萎缩,既可能推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增速,也会降低工业部门与进出口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2022年2月下旬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国际投资者对2022年全球经济金融走势的判断大致如下:第一,全球经济增速将在2021年超高增速(因为2020年基数很低)的基础上显著回落。在2022年3月初的一周内,全球商品价格涨幅更是惊人,标准普尔商品指数年内涨幅达到37%。
首先,这会加剧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的回落,因为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将会削弱微观主体信心以及国际贸易与投资,消费、投资与进出口增速都可能因此而回落。与美国股市相比,俄罗斯股市的下跌就要剧烈得多。
2022年1月31日至3月4日,伦敦LBMA黄金价格由1795美元/盎司上升至1945美元/盎司,逼近2000美元/盎司大关,上涨了8.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判断,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
适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以国内为主的超大规模畅通循环的消费市场。这是我们在国际上参与合作竞争的底气所在,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力所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的指示。要加强顶层设计,改善舆论环境和民营企业的预期,加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国家专门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建议国家定期发布《中国民营经济白皮书》,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快结构性改革,解决好民营企业在产权保护、招投标、市场准入等领域存在的典型问题,在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上多为民营企业鼓与呼。
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各级政府加强监管和推动发展都要两手抓,不能监管之手越来越硬,推动发展之手越来越软。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加强统筹协调,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
抓住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升级契机,适当保持合理的投资强度和结构优化,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地方政府竞争是理解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尤其是中国地方改革与治理模式的重要视角。
领导干部要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系统思维、法治思维、专业思维、底线思维,坚持科学谋划,强化依法办事,提高领导新经济能力、防范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只要考核设计合理,加之必要的顶层牵引,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机制还是可以大胆用的,也是能够释放较大效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是统一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展开的内在规定,凸显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遵循,有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七是加快围绕高质量发展拓展经济增长空间,设计合理的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机制。
民营经济发展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稳定经济增长长期抓下去,不断增长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不动摇,以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牵动五位一体的改革向纵深发展,重点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坚持和捍卫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深刻理解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因素,加快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进程,不断改善市场主体预期。
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中心是相对于全局而言的,着眼的是全局,离开全局就无所谓中心。